改革开放40年:铁路变迁见证芳华岁月

发布时间:2018/12/14 14:52:07

摘要:40年间,中国铁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个“跟跑者”到“领跑者”,中国的铁路改革也创造出了一张张闪亮的国家名片,一条条铁路网铺设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拉近了全国城市之间的距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首屈原的《离骚》,本是一首抒情诗,而用这一句来描述中国的铁路变革史也再恰当不过。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铁路装备从一个无技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研发的这一过程,这种锐意前行的奋斗史正切合了《离骚》这句诗意的表达。


  粗犷的汽笛声,咣当咣当以及咔嚓咔嚓的绿皮车穿越在祖国的千山万水,它不仅仅见证了历史的年轮,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


  “青葱”记忆


  谈起中国的铁路装备建设,不得不提蒸汽机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蒸汽机车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铁路运输工具。


  据相关资料描述,蒸汽机车的前部是又大又亮的大灯,夜里亮起来能照射到很远的距离,路人夜晚看到火车,首先看到的是一道明亮的光柱。机车启动时,随着咣当咣当的节奏,机车前部的烟囱不断喷出一团团的白色烟雾,汽笛拉响后,与咣当咣当的声音交相呼应,机车的大车轮在气缸推动活塞连杆的带动下,有条不紊地快速转动着向前行进,也相应释放出大量白色蒸汽,将牵引机车笼罩在一片白色中,像是行走在云里雾里,煞是壮观。


  据了解,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蒸汽机车来自20世纪30年代原苏联生产的“FD”型蒸汽机车,我国从1952年开始也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解放”型的蒸汽机车。随后,此款蒸汽机车也在全国陆续生产并投入使用近万台。


  事实上,这种机型个子大,一趟车下来少说也得“吃”上10多吨煤,遇到刮风下雨烧煤会更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台蒸汽机车由司机、副司机和司炉3人担任机车乘务工作,火车发动或者火车连续经过上坡道时,司炉(火车司机的一种叫法)需要弯着腰不停地往炉膛里投煤,一旦火烧不好,那么,上汽就会中断,火车也就跑不起来。


  曾经当过司炉的一位业内人士曾回忆,有一次,火车在过柳林到武胜关时,足足跑了40分钟,他不知道向炉子里投了多少煤,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只知道他的腰整整弯了40分钟,当车爬到坡顶,副司机胡师傅从他手中接过铁铲换他的时候,他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其实,不仅火车司机要承受着弯腰之苦,就连乘客也忍受不了长途跋涉的远途。


  据一位乘客回忆,从上海到兰州距离约为两千公里,现在坐高铁需要九个多小时,也就是说,乘客可以早上从上海出发,傍晚就能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可当时他们乘坐的火车却跑了三天两夜。当车达到站点时,他觉得两腿实在难受的不行,脚都抬不起来,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腿才能逐渐恢复。


  “改革开放没几年的一个夏天,有一次我与母亲从北京坐火车去石家庄那边走亲戚,那个时候坐的是绿皮火车,车里是木椅子、小方桌,还能打开窗户,车顶上还有小风扇来回旋转。”58岁的王云西回忆起改革开放之初去石家庄走亲戚时所坐的那辆绿皮车印象深刻。